
?點擊報名
近期,看到有網(wǎng)友分享:
人在家中坐,鍋從天上來!已經(jīng)離職一年了,前幾天遇到以前同事,聊到公司的問題才知道:老板批評公司的人沒有做好事情就甩鍋給我,說我沒有做好工作交接,真的好氣!
離職了還能背上前公司的鍋,真是離譜又好笑。有網(wǎng)友吐槽:“職場嘛,本來就是誰先離職誰背鍋。”
一、職場甩鍋背后邏輯
俗話說:“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”,職場甩鍋與背鍋無處不在。
電視劇《裝腔啟示錄》中的女主角唐影,她背鍋的樣子簡直就是我們打工人的真實寫照。
唐影的老板鄭律名下原來有兩員大將,一位是王律(王艷紅),一位是韓涵。在電視劇中,王律因回家奔喪,將與客戶談合作這個任務交給了唐影。
為表示不能商議合作實屬情非得已,王律身著喪服,面容憔悴出現(xiàn)在了線上會議上。此事一出,原本快要促成的合同被壓了十個點的價格。
唐影熬夜加班補完合同,關于合同款項問題打電話請示王律,王律告訴唐影只用關注合同款項問題,把日期空著由她來填寫。
在簽訂合同時,客戶劉美玲直接指出了合同中的常識性錯誤:本合同截止日期為6月31日。王律見狀直接把鍋甩給了唐影,對著唐影一頓輸出,并指責唐影為什么會犯這樣的低級錯誤。
出于趨利避害的天性和遠離麻煩的本能,為了避免承擔責任,在出現(xiàn)問題遭遇挫折時,部分職場人便會找某些“替罪羊”來承擔責任,以獲得心理上的安寧。
在職場中,背鍋和甩鍋就成為了員工在工作中最耗費精力的事情,哪怕只是反應慢了點接觸到了鍋邊,績效就得大打折扣,晉升就變得更加困難。

二、鍋從天上來,如何機智避坑?
背鍋這件事,有點類似于家里遭遇了小偷,你無法預測小偷的行竊時間,也無法阻止小偷行竊,為了確保自己的財產(chǎn)安全,只能加裝防盜門窗。
切換到職場就是,你無法阻止別人向自己甩鍋,也不能離群索居,但是可以提前做好預防,保護自己的利益。
職場甩鍋一般可以分為以下幾種類型:同事之間的甩鍋、跨部門合作之間的甩鍋、上下級的甩鍋以及甲乙方之間的甩鍋。
1.從源頭上減少背鍋
a.雁過留聲,溝通留痕
俗話說:害人之心不可有,防人之心不可無。工作中任何事情,盡可能留下文字證據(jù),尤其是涉及到?jīng)Q策和工作交接的問題,保留好證據(jù),可以很大程度上減少背鍋。
b.建立邊界感,明確職責
在接手一項工作或一項任務時,明確自己的職責范圍和任務目標,避免承擔不屬于自己的責任,在能力范圍內(nèi)將事情解決到底,分內(nèi)工作確保無誤。
c.學習溝通,留存第三方見證
學會溝通是職場的必修課,盡量使用委婉的表達方式,找一個客觀的、難以反駁的理由拒絕分外工作,避免撕破臉皮。
如果不得不接受任務,盡量讓溝通始終處于公開狀態(tài),創(chuàng)造三方對話的機會,例如:抄送郵件或者在工作群交流。

2.被迫背鍋時理性評估
成年人的世界里,有時候利弊可能大于對錯,有些鍋,雖然犧牲了個人利益,卻帶來了整體的獲益;而有的鍋,一旦背了,犧牲的只有自己。
因此,在遭遇背鍋時,我們需要盡量避免情緒化,保持理性,權衡利弊之后再做出選擇。
如果這口鍋影響較小,或者你預判到現(xiàn)在即使申訴也無法改變結果,那么可以選擇暫時忍耐。
與此同時,留存所有相關證據(jù),以便在未來尋找合適的時機為自己討回公道。
如果甩過來鍋影響很大,后果很嚴重,這時候就應該立即采取行動,果斷反擊。
在這個時候需要保持理性,理清事情的來龍去脈,整理好相關的材料,然后向具有決定權的渠道申訴。在申訴的過程中,用事實說話,用證據(jù)還原真相。

人在職場江湖走,有時候難免背鍋,要想保護自身權益,恰當?shù)姆婪杜c反擊是有必要的。愿大家都能在職場中乘風破浪,不做職場背鍋俠!